医疗管理


制度规范

您的位置: 引导页 > 医疗管理 > 制度规范 > 正文

三级查房制度

发布日期:2023-11-20    作者:     来源:     点击:

一、规范要求

(一)查房制度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在临床科室的诊疗管理中,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级医师”负责制。“三级医师”是指一线医师、二线医师和三线医师。其中,“二线医师”是住院患者诊疗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二)临床科室三级医师人员结构应当完整合理,各级医师岗位职数设置由人力资源科依据相关规范予以确定。

(三)“三级医师”的任职条件

1.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经注册取得执业证书的住院、低年资主治医师(含进修医师),由所在科室提出、医务科批准,获得一线医师任职资格。

2.取得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任职资格的医师,由所在科室提出、医务科批准,获得二线医师任职资格。

3.取得副主任医师以上任职资格的医师,由所在科室提出、医务科通过、主管院长签字,获得三线医师任职资格。

(四)各级医师的岗位职责

1.一线医师负责基础医疗工作:采集病史、进行物理检查、开具基本辅助检查、提出初步诊断、实行基本治疗(处置)等;按照规定,及时书写医疗文书;向上级医师汇报患者的病情和诊疗情况,执行二、三线医师的指示。

2.二线医师负责本科室一组患者的日常诊疗工作和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负责指导、检查下级医师工作;参与特殊疑难患者,重大抢救患者的诊断、治疗、抢救及会诊工作;向三线医师汇报工作,执行三线医师的指示。

3.三线医师负责指导、检查下级医师的工作。重点解决特殊疑难患者,重大抢救患者的诊断、治疗、抢救及会诊工作。

(五)下级医师任职资格的医师,不能承担上级医师的工作职责;具有上级医师任职资格的医师,根据科室工作安排,可以履行下级医师的工作职责。

(六)下级医师必须执行上级医师的指示。如下级医师按规定向上级医师汇报、请示或执行了上级医师的指示,其责任由上级医师承担;如下级医师不按规定向上级医师汇报、请示或不执行上级医师的指示,其责任由下级医师承担。

(七)上级医师必须对下级医师的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对下级医师的工作做出指示。

(八)医师查房制度必须能够在查房、手术、抢救、医疗文书、值班、医疗质量管理等方面体现出具体落实的情况。

(九)二、三线医师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向科室负责人提出组织科室内的病例讨论;科室负责人根据患者的病情向医务科提出组织院内的病例讨论。

二、科室查房制度

(一)查房频次、时限及参加人员

1.科主任或主任医师查房,由科室根据本科室的工作安排确定,每周进行一次,应有全体医师(含实习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临床药师等)参加。

2.三线医师每周查房一次,对一般病情的新入院患者的首次查房应在其入院72小时内完成,对危重患者应及时查房。三线医师查房时应有二线及以下各级医师、临床药师、责任护士参加。节假日期间,三线医师带领值班医师进行早间查房每日一次。

3.二线医师每日查房一次,对一般病情的新入院患者的首次查房应在其入院48小时内完成。对危重患者应随时查房。

4.一线医师对一般患者每日至少查房两次,危重患者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检查处理,执行上级医师的指示,书写整理病例,及时完成病程记录。

(二)查房基本规范

1.提前安排好工作,上级医师查房不得随意缺席,有特殊事情需报主查人批准。科主任查房,护士长和教学护士应参加。

2.查房前,在交班会上应明确查房的患者及患者数,以掌握本次查房的概况并能对查房时间加以控制,避免顾此失彼。下级医师及参加查房的护理人员应做好相应准备工作,如病历、影像学资料、化验检查报告、所需检查器材等。

3.查房应严格掌握医师级别,做到自上而下逐级严格要求,不能越级行使权力。

4.查房时应做到衣着整洁、佩戴胸卡、防范严密(必要时戴口罩、戴手套进行操作)、站立时应有站姿,不得斜倚乱靠。查房时不得交头接耳,更不允许说不适宜的语言,以免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

5.查房时各级医师站位应严格规定,主任医师(三线医师)站立于患者右侧;主治医师(二线医师)站立于主任医师左侧;住院医师(一线医师)站立于患者左侧,与主任医师相对;护士长站立于床尾;其余相关人员站于周围,但应与主要查房人员保持一定距离,以确保充分的检查空间。

6.实习学生应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各种检查与操作,并必须征得患者本人同意方可进行。

7.注意做好保护性医疗制度,凡对患者有不利影响的讨论和对下级医师的批评不应在床前进行,应回办公室集中讨论。

8.查房报告病历、讨论、讲解时,均应注意语言清晰,使全体参加查房人员都能听清楚。

9.进行各项操作及查体时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防止交叉感染。

(三)查房内容和要求

1.科主任或主任医师查房

(1)重点审查各诊疗小组对新入院、疑难危重、治疗效果不理想以及有医疗纠纷苗头患者的诊断、治疗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治疗效果的评估等,解决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问题;审查重大手术的适应症及术前准备情况。

(2)抽查医嘱、病历及护理质量,发现缺陷,改正错误,指导实践。

(3)利用典型、特殊病例进行教学查房。

(4)听取医生、护士以及患者对医疗、护理以及科室管理方面的意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建议,以提高科室管理水平。

2.三线医师查房

(1)三线医师查房应及时解决本诊疗小组所收治的疑难危重病例的诊断和治疗。审查新入院患者、疑难危重患者的诊断、治疗计划以及对疗效和病情的评估,修订诊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特殊治疗、特殊检查以及新的治疗方法,决定是否提交全科讨论。

(2)检查下级医师的各项工作质量以及病历书写质量,对存在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3)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包括对各级医师的指导,重点帮助主治医师解决在诊疗中未能解决的问题。

(4)听取患者及家属对医疗工作的意见及建议,及时予以改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3.二线医师查房

(1)对所主管患者分组进行系统查房,确定诊断、治疗方案以及手术方式和进一步检查措施,了解病情变化并进行疗效评定。

(2)对危重患者应随时进行巡视检查和重点查房,如有住院医师的邀请应随叫随到,提出有效和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值班时组织进行晚查房。

(3)对新入院、重危、诊断不明或治疗效果不好的病例,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查明原因。

(4)疑难危急病例或特殊病例,应及时向三线医师及科主任汇报。

(5)对常见病、多发病和其他典型病例进行每周一次的教学查房,结合实际,系统讲解,不断提高下级医师的业务水平。

(6)系统检查病历和各项医疗记录,详细了解诊疗进度和医嘱执行情况,严密观察治疗效果等,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7)检查一线医师、进修医师医嘱,避免和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签发会诊单、特殊检查申请单、特殊药品处方,检查病历书写质量并签字。

(8)决定患者的出院、转科、转院等问题。

4.一线医师查房

(1)住院医师查房要求应对每一位患者进行详细询问与查体,对危重、疑难、新入院、诊断不清及手术患者应随时观察,重点记录,并向二线汇报。

(2)对危急、疑难的新入院病例和特殊病例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3)及时修改实习医师书写的各种医疗记录,审查和签发实习医师处方和化验检查单,及时落实上级医师查房以及相关科室会诊意见。及时收集并分析各项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提出进一步检查和治疗的意见。

(4)向实习医师讲授诊断要点、体检方法、治疗原则、手术步骤、疗效判定及医疗操作要点。

(5)检查当日医嘱执行情况、患者饮食及生活情况,并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护理和管理方面的意见。

(6)做好上级医师查房的各项准备工作,介绍病情或报告病例。

(四)查房纪律

1.严守时间观念,无特殊情况,应按时结束查房工作。

2.查房时要做到:衣帽整齐、姿势端正,态度严谨,不得嬉笑。

3.精神集中,不得交头接耳,要认真做好记录。

4.查房时不允许随便外出及接待,不准接电话。

5.保持病室安静,不允许探视陪伴,患者应在床上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