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 引导页 > 首页 > 医院动态 > 正文

别开生面的核医学普及

发布日期:2019-02-15    作者:黄纯莉     来源:影像中心     点击:




2019年2月14日,周四,长安区影像中心每周例行的专题讲座,屏幕上居然放映的是电影片段,是的,你没看错,这是交大一附院核医学科高蕊教授的专题讲座

她通过一个个电影片段,很生动的让我们了解癫痫,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核医学诊断与治疗,让原来“谈核色变”的我们进一步了解核医学,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合理的应用它为临床及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

核医学是采用核技术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一门学科,与临床各科紧密结合并互相渗透。核医学按器官或系统又可分为心血管核医学、神经核医学、消化系统核医学、内分泌核医学、儿科核医学和治疗核医学等。70年代以来由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技术的发展,以及放射性药物的创新和开发,使核医学显像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它和CT、核磁共振、超声技术等相互补充、彼此印证,极大地提高了对疾病的诊断和研究水平,故核医学显像是近代临床医学影像诊断领域中一个十分活跃的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

核医学临床应用:

一、核医学体外检测:

常用于激素类检测:

1.肿瘤类检测:用于癌症筛查,比如检测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CA19-9),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等。

2.垂体性腺激素:用于不孕不育的常用检查,例如检测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睾丸酮(T),雌二醇(E2),孕酮(P)等。

3. 甲状腺激素:近年来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比如甲亢、甲低、甲状腺结节等。

4.糖尿病和肥胖病:胰岛素、C-肽、INS-Ab等。

二、核医学显像:

包括肿瘤、内分泌、心血管、呼吸、神经系统及骨骼等。

1.肿瘤方面主要就是PET/CT脱氧葡萄糖的检查,判断肿块的良恶性,恶性肿瘤的分期、疗效评估及再分期。

2.骨显象判断肿瘤病人有没有骨转移。

3.心血管方面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早期诊断、筛查,心肌梗死的评价、冠心病疗效评价及预后估计、心肌活性测定以及心肌疾病的鉴别诊断。

4.呼吸科常用于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和疗效判断。

5.神经系统显像

包括脑血流灌注显像,临床可以用于缺血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诊断、血流灌注和功能受损范围的评价;癫痫致痫灶的定位诊断,辅助诊断及鉴别诊断;Alzheimei病,痴呆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偏头痛的定位诊断与疗效评估;椎体外系疾病和共济失调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定位,治疗及疗效;

脑受体显像:临床用于帕金森病功能活动的评价;吸毒成瘾和药物滥用性脑病DA功能损害定位和治疗方法的研究;戒断综合征和稽延性戒断综合征的诊断和疗效评价。

脑脊液循环系统显像:临床用于脊髓蛛网膜通畅程度的诊断;脑积水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脑萎缩的鉴别诊断;脑脊液漏的检测与定位;CSF系统术后短路通道功能的评价。

三、核医学治疗:

核医学治疗简便安全、疗效可靠,见效快、疗程短,常规有以下核素治疗项目:

1.131碘(131I)治疗甲亢:是成人甲亢的首选疗法,治愈率达90%。

2.甲状腺癌131碘治疗:可清除残存甲状腺组织和远处转移灶。

3.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癌:核素对骨转移癌的治疗目标有两个方面:一是止痛;二是消除减少病灶。89Sr(89锶)治疗骨转移癌,在短期内病灶缩小消失、疼痛缓解,总的有效率在80%以上,平均有效时间3~10个月,明显提高生存质量。

4.125碘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125碘粒子植入对肿瘤组织直接照射,局部照射剂量远比正常组织高得多;能最大限度杀伤肿瘤细胞,对正常组织和敏感组织损伤小,持续性、低剂量反复照射,对肿瘤组织的生物效应明显提高。

5.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云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不仅具有非甾体抗炎药物的消炎镇痛作用,而且具有激素和慢作用抗风湿药物的免疫抑制作用。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始建于1960年,是西北地区开展诊疗技术最全的核医学专科之一,现为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科室以临床科研为主导,逐渐形成了以分子核医学为平台的临床肿瘤、甲状腺疾病及心血管疾病诊治为中心的研究及应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