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心肺复苏应急预案
发布日期:2019-03-04 作者:王文 来源:影像中心
点击:
“开放气道,保持呼吸畅通。”影像中心会议室里传出一阵阵急促的声音,这并不是有病人昏倒而是为了预防此类事情发生长安区医院影像中心的小伙伴们在学习的一次应急预案。3月1日的早上影像中心开始了每周例行一次专业讲座,这次的内容是由护士组马晓旭老师带来的“心肺复苏应急预案”。
首先马老师为大家讲述了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部及其他重要人体器官组织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
马老师主要将心肺复苏(CPR)分为三个阶段:1.初期复苏(BLS)—基础生命支持;2.后期复苏(ALS)—后期生命支持;3.复苏后处理。
首先通过1.神志消失;2.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3.呼吸停止;4.心音消失,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来确认病人是否心跳停止。当遇到以上紧急情况时,我们会第一时间通知临床医生前来会诊,根据患者情况展开一系列急救措施,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与开始胸外按压反复循环并为大家作了现场的示范教学规。最后讲解了心肺复苏后借助心电监护仪等电子医疗设备还有应急药物等辅助心肺复苏后的治疗,以争取最佳的治疗复苏效果。
马老师的授课非常生动形象,且浅显易懂,让大家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都能从容应对,规范了大家在急救过程中的操作与细节,让患者在影像中心放心检查,为临床与患者提供更好更安全规范的检查环境与氛围,助力临床诊疗!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