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科普

您的位置: 引导页 > 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热射预防】夏季防暑,你真的做对了吗?

发布日期:2019-08-05    作者:魏玮     来源:重症医学科     点击:

最近几天,温度一路飙升,在户外稍一走动,就要汗流浃背。但是有一部分人,因为工作性质,避免不了要长时间待在户外,这就非常容易中暑,严重的甚至会引起热射病。

家住农村卢大爷的有块自家的菜地,每天翻翻土施施肥已是日常工作,正值酷暑,大爷又像往常下地了,过了平常回家的时间点,家人左等右等不见人回来,急忙跑去地里查看,发现人已晕倒在地,呼之不应,迅速将大爷送至西安交大一附院长安区医院急诊科,经过初步检查,考虑热射病可能,病情危重,立即转至重症医学科继续治疗。入科时患者一直处于意识不清的状态,血压78/46mmHg,血小板数目小于40×10^9/L,逐步出现了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损害,肌酸激酶升高至7758.78U/L,肌红蛋白大于4000ng/mL,预示出现了横纹肌溶解,医务人员立即给予冰毯冰帽亚低温、多通路补液、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输注血浆补充凝血因子,同时行多个器官功能支持,经过72个小时的努力,患者意识恢复,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各项指标逐步趋向正常。

那么,热射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与普通中暑有区别吗?我们应该如何预防。

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全身多器官功能受损的严重临床综合征,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以高温和意识障碍为特征。起病前往往有头痛、眩晕和乏力。早期受影响的器官依次为脑、肝、肾和心脏。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型和经典型热射病。劳力型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经典型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发散热减少。

遇到高温天气,一旦出现大汗淋漓、神志恍惚时,要注意降温。如高温下出现昏迷的现象,应立即将昏迷人员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冷水反复擦拭皮肤后,马上送至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可以为是普通中暑而小视,耽误治疗时间。

预防措施

1在户外工作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切忌在太阳下长时间裸晒皮肤,最好带冰凉的饮料,但不宜贪饮冰冷;2尽量避开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这一时段出行,应在口渴之前就补充水分;3预防日光照晒后,日光性皮炎的发病。如果皮肤出现红肿等症状,应用凉水冲洗,严重者应到医院治疗;4注意出现头晕、恶心、口干、迷糊、胸闷气短等症状时,应怀疑是中暑早期症状,应立即休息,喝一些凉水降温,病情严重应立即到医院治疗。5安装空调、电扇,以改善室内闷热环境。但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房内,以防止产生头疼头昏等所谓“空调病”。电扇不能直接对着头部或身体的某一部位长时间吹,以防身体局部受寒。6高温天气宜吃咸食,多饮凉茶、绿豆汤等,以补充固出汗失去的水分盐分。7注意对易感人群的关照,特别是老人、小孩和孕妇。

除上述七种措施之外,适量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人体的耐热功能,提高人体对抗高温天气的能力。